一个小村庄的故事+路旁的橡树》 教学设计

 

一个小村庄的故事+路旁的橡树

第二课时

三年级

栾庄学校

授课

教师

张凡

授课时间

2018.3.28

教材分析

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。这组课文都是围绕着“保护环境”主题进行编排,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,由于村里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,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,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。--整个小村庄都被洪水卷走了,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。它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,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。

学情分析

要使学生从小懂事得热爱大自然、保护大自然,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,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小村庄早先的美丽,人们肆意破坏环境行为和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毁的惨状,并通过读把一些含意深刻的词句表现出来,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,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和生态平衡。

教学目标

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,弄清美丽的小山村消失的原因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,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,并体会其表达效果。

2、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。

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。

3、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,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,破坏了生态环境,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。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,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,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,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。

重点

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,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,树立环保意识。

难点

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。

教具

学具

PPT

流程设计

备注

一、复旧引新

(一)上节课我们学习了《一个小山村的故事》,学习生字新词,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,并学习了第一自然段。

(二)复习词语:书中的词语宝宝已经列好队了,你还认识他们吗?(课件:曾经、郁郁葱葱、砍倒、裸露、减少、扩大、湛蓝、甜润、黎明、洪水、锋利、家具)

(三)说说《一个小山村的故事》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?

(四)导入:

1、学习课文最后两句话,曾经美丽的小村庄现在什么也没有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(出示两张图片)

2、谁能凭着你对课文的初步了解说一说原因?

3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曾经美丽的小山村,细细品读课文,也许我们会找到原因。

二、 读文感悟

(一) 感悟第二至四自然段

1、默读第二至四自然段,思考:这个美丽的小山村,最后什么都没有了,是什么原因?并把使你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子分别用圆点和“—”标出。

2、你画了哪个词句,它使你感到什么?

3、谁愿意和全班同学说一说。

谁家想盖房,谁家想造犁,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,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,运下来。体会砍伐的随意。谁来模仿砍树发出的声音。听听这让人心颤的砍树声,如果你是一棵即将被砍倒的小树,你心里会怎么想?

就这样,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。体会因果关系。

一年年,一代代,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,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......”这个省略号让你感到什么?(课件:裸露的土地的变化)

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,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,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窗冒出的浓烟,消失在天空了。

(板书:乱砍滥伐)

靠着这种乱砍滥伐,靠着锋利的斧头,村民的日子过得怎样?从哪看出日子过得都还不错?

4、齐读二至四自然段,面对现实的场景,说说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说些什么?

三、学法迁移

(一)自主学习《路旁的橡树》

1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

2、筑路工人是怎么想的?怎么做的?为什么说筑路工人有颗高尚的心?

3、完成表格

题目

主要内容

主题

写法

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》

 

 

 

《路旁的橡树》

 

 

 

(二)小结:只贪图眼前的小小利益,短暂的幸福,随意地、过度地乱砍滥伐,不合理的使用树木资源,而去破坏环境,最终只能是毁灭树木,毁灭家园,毁灭自己。这就是人类破坏大自然之后,大自然给人类的惩罚。

四、拓展阅读

必读: 《小狮子爱尔莎》  《倾听小河的哭诉》

选读: 《一次性筷子的独白》

五、作业:

对学校或你家周围环境(水、空气、噪音、乱砍滥伐等)进行调查,看看我们的环境受到了哪些破坏,我们应该怎么做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流程设计

备注

一个小村庄的故事

美丽的小村庄大量砍伐房子、家具、工具村庄消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滥砍滥伐